湿疹是由多种内、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,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,有渗出倾向,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,易反复发作。
湿疹的临床分类
1、急性湿疹、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
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湿疹、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。
2、泛发性湿疹和局限性湿疹
(1)局限性湿疹:仅发生在特定部位,以部位命名,耳部湿疹、阴囊湿疹、外阴湿疹、肛周湿疹、手部湿疹、乳房湿疹、小腿湿疹等。
(2)泛发性湿疹:皮损多,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。
3、特殊类型湿疹
(1)钱币状湿疹:是边界较清楚钱币大小的红斑、水疱或丘疱疹聚成斑块状,或是结痂脱屑而为局限的亚急性湿疹,引起剧烈瘙痒,通常发生于四肢伸面、足背、肩部或臀部等处。
(2)乏脂性湿疹:多发生在秋、冬、春三季,由于气候干燥、皮肤水分脱失、皮脂外泌减少所致。多见于老年人,好发于小腿,也发生于双上肢、躯干。皮损特点为皮肤呈淡红色,浅表皲裂,类似“碎瓷",伴轻度脱屑。
(3)坠积性湿疹:是下肢尤其小腿有渗液、结痂、鳞屑及色素沉着等湿疹性损害,通常发生于静脉曲张患者而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。
湿疹的药物治疗
1、外用药物治疗(局部治疗)
是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。应根据皮损分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。
(1)急性期:无水疱、糜烂、渗出时,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、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,渗出多者可用3%硼酸溶液、0.1%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,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。
(2)亚急性期:可选用氧化锌糊剂、糖皮质激素乳膏,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,可加用抗生素。
(3)慢性期: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、硬膏、乳剂或酊剂等,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,如20%~40%尿素软膏、5%~10%水杨酸软膏等。
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。初始治疗应该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:轻度湿疹建议选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、地塞米松乳膏;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择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;中度湿疹建议选择中效激素,如曲安奈德等。儿童患者、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一般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即有效。强效糖皮质激素连续应用一般不超过2 周。
2、系统药物治疗
目的在于抗炎、止痒。
(1)抗组胺药物:止痒抗炎作用,主要包括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优于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,若患者嗜睡、口干等副作用明显时,可选后者。
(2)抗过敏治疗:可用钙剂及硫代硫酸钠缓慢静脉注射,有心功能不全者或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禁用钙剂。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有明显止痒和缓解病情的作用,但是治疗前必须做普鲁卡因皮试。维生素C、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敏作用,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。
(3)抗生素:有继发感染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,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。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医生可能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~10 d。
(4)糖皮质激素:能快能控制症状,抗炎、止痒,但停药易复发,故一般情况不主张使用。对急性严重、泛发性患者,采用其他治疗无效,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时可酌情使用,如泼尼松、地塞米松。
(5)免疫抑制剂:应当慎用,要严格掌握适应证。仅适用于病情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,如环孢素、硫唑嘌呤。
湿疹的日常护理
湿疹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,生活中能诱发湿疹的因素很多,对于湿疹,除了规范治疗外,日常也要做好护理及预防。
1.避免穿人造纤维、毛织品、过度紧身及颜色鲜艳的衣物,这类衣物或多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化学成分,能刺激湿疹发病或加重病情。尽量选择宽松舒适、纯棉质柔软的衣物。
2.日常饮食以清淡、易消化、低盐少油为主,尽量少吃辛辣、刺激、鱼类、牛奶、海鲜类食品。
3.注意个人卫生,不要过度洗澡,一周大约2-3次淋浴为佳,切记不要使用热水烫洗瘙痒处,避免病情加重。
4.患处避免长时间阳光照射和风吹,以免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加重病情。
5.日常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,避免焦虑、紧张、暴躁、愤怒等负面情绪出现,愉快的心情有助于病情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