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应性皮炎又名特应性湿疹,曾称为“异位性皮炎”、“遗传过敏性皮炎”,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炎症性皮肤病。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免疫、环境因素、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有关。
常见临床表现有皮肤干燥、湿疹样皮疹、剧烈瘙痒等,病情严重时可对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。通常采用药物、物理方法等进行治疗。
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
特应性皮炎在临床上以皮肤干燥、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点,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反复发作。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可有不同临床表现,通常可分为婴儿期、儿童期、青年成人期。
01
婴儿期(出生后1个月~2周岁)
又叫婴儿湿疹,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,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、丘疱疹,密集成片,皮损呈多形性,境界不清,搔抓、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、渗出和结痂等,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(如头皮、额、颈、腕、四肢等)。病情时重时轻,一般在2岁以内逐渐好转、痊愈,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并发展为儿童期AD。
02
儿童期(2岁~12岁)
多在婴儿期AD缓解1~2年后发生并逐渐加重,少数自婴儿期延续发生。常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,限于肘窝、胭窝等处,其次为眼睑、颜面和颈部。皮损呈暗红色,渗出较婴儿期轻,常伴有抓痕,久之形成苔藓样变。瘙痒仍很剧烈,可形成“瘙痒-搔抓-瘙痒”的恶性循环。
03
青年成年人期(12岁以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)
可以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。好发于肘窝、腘窝、四肢、躯干,也可见于面部、眼睑。常有皮肤干燥、红斑、丘疹及苔藓样变,严重者可泛发。瘙痒剧烈,因搔抓可出现血痂、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。
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
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、年龄、身体素质等情况,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01
糖皮质激素
外用糖皮质激素是AD治疗的一线药物。可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、年龄、部位等选择药物。但需注意过量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皮肤变薄等副作用。
(1)轻度皮损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,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。
(2)中度皮损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,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、曲安奈德乳膏等。
(3)重度肥厚性皮损建议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,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。
(4)儿童患者、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,一般选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。
02
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
有较强的抗炎作用,可用于面颈部及其他薄嫩部位,长期使用安全性较好。常用药物有他克莫司软膏、吡美莫司乳膏。但注意他克莫司软膏在少数患者有一过性局部刺激和灼热。
03
抗组胺药物
当瘙痒严重且影响睡眠时,可使用该类药物治疗。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、地氯雷他定、咪唑司汀、依巴斯汀等。
04
抗生素
对于病情严重或明确有细菌感染者,可使用莫匹罗星、夫西地酸等抗生素进行治疗。
05
其他
(1)继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,选择抗病毒治疗。
(2)病情严重,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,可酌情使用环孢素、硫唑嘌呤、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。
(3)必要时还可外用止痒剂如多塞平乳膏、非甾体类抗炎药软膏等。
特应性皮炎的日常护理主要有以下方面:
01
避免各种形式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
穿宽松柔软的衣服,避免衣服对皮肤摩擦;采取有效的措施止痒,避免抠抓刺激;不用热水。烫洗皮肤;不使用刺激性洗护剂、不使用劣质护肤品。
02
避免负面情绪影响
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,避免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愤怒、压力过大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。
03
合理饮食
食物的烹调和加工中注意不能使用辛辣调味料,不要过于油腻。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,补充维生素、微量元素,增强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